找到相关内容7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二十唯识论疏(1)

    色有别意,次颂说色有密意。三颂说色有胜利  。故如彼彼说,非谓真实尔。此初颂中上二句显密意,第四  句引喻成。  论曰﹕如佛说有化生有情,彼但依心相续不断能往后世,密  意趣说,不说实有化生有情。说无...实有化生有情,以佛常说无有情  我,生者、受者等,但有其法,但有其因故。说色等处契经  亦尔。依所化生,宜受十二处教,密意趣说。非离识外,实  有色等。  依何密意说色等十﹖颂曰﹕识从自种生,似境相而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1764323.html
  • 冯焕珍:说“无念为宗”

    知识揭示众生本具般若智慧(即根本智)之密意,因为众生为无明障蔽,对此一事实视而不见。六祖曰:般若之智,亦无大小,为一切众生自有迷心,外修觅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人。闻其顿教,不信外修,但于自心令自本性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2664378.html
  • 冯学成:四十年学佛经验

    研究《元苞经》的密意,想把它和人体科学、中国的中医医学结合起来,研究一番。当然,宋以来的官方易是程朱“易”,二程的易学来源还是四川,他们叔父(还是父亲程珦?)在四川广汉当县令的时候,他们两兄弟十五六岁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064546.html
  • 佛说般舟三昧经略释(1)

    声音,甚至,佛的山谷回音般的密意一听都能听到。讲经说法,嗡嘛呢叭弥哞,发音的长短、高低都知道,那不是彻听。你若能彻听,一听到阿弥陀佛佛号就能证人实相,这本事怎么来?请佛教这个方法。  (20)得天眼通,...

    洪文亮医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1164621.html
  • 周叔迦:成唯识宝生论略注(1)

    正可用心当见现见。如其亲近恶友等人,即云于我故作是说。然彼凡小妄生其识,遂起颠倒为外境相。  于我正可用心当见现者,谓依于身见正用心时,即便执取见外境相。言如其亲近乃至故作是说者,谓彼恶友不解如来密意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3465294.html
  • 济群法师:唯识学的九个重点问题

     三无性之说是建立在三性基础上。之所以提出三无性,是有针对性的,主要为了解释《般若经》中“一切法无性”的道理。在唯识体系的经论看来,《般若经》所讲的“一切法无性”及“空无自性”是有密意的,决不能仅从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3665358.html
  • 略论楞伽师、楞伽禅与中国禅宗

    方面有:   第一,楞伽禅不重经教文句而重体悟心证、密意传授。《楞伽经》认为,经教文句虽然有其一定的作用,但毕竟只是引导众生觉悟的一种善巧方便,并非是佛法本身。佛法大义是“远离言说、文字、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5765680.html
  • 评介《中国佛教》第二辑

    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?」惠能言下大悟。复问云:「上来密语密意外,还更有密意否?」惠能云:「与汝说者,即非密也,汝若返照,密在汝边。」  这种返照护持的工夫,并不是嘴边说说就算了,是必须...

    邱德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0667232.html
  • 评元晓关于《大乘起信论》的疏解

    的,最早当是中唐时的宗密。他在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中,判全部佛学为“三宗”、“三教”。“三宗”是从禅学的实践上分类,“三教”是从经典的义理上分类。其中“教”三种是:(1)“密意依性说相教”,(2)“密意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0867234.html
  • 《释量论》简介

    。然我法称对造此论仍生欢喜,为使自心对于善说长时爱乐修习故。  (讲记)此偈颂反面义是,欲得此书之密意,不要贪著于庸俗物上,要有慧力,要希求。同样内容《广论》也多次宣说,即正住、具慧、希求。此提及忌妒...

    见悲青增格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5267593.html